+65 6496 5505

325 West Touhy Avenue 
Park Ridge, IL 60068 USA

聯絡我們

實用網站連結

  • 關於公司
  • 百萬圓桌商店
  • 百萬圓桌基金會
  • 百萬圓桌學院
  • MDRT Center for Field Leadership
  • Media Room

百萬圓桌分會地址

  • 韓國
  • 日本
  • 中華台灣

版權所有 2025 百萬圓桌®

聯絡我們私隱政策

據《The Digital 2022》報告顯示,香港在2021年擁有 668 萬社交媒體用戶,即有超過八成的市民有使用社交平台的習慣,較2020年增長約24萬,而網絡平台的崛起亦令品牌宣傳轉戰至虛擬世界。百萬圓桌會員方百強先生曾與我們分享利用社交平台進行宣傳的經驗之談,提及現時顧問會透過社交平台分享團隊活動、獲獎心得、日常工作等去建立個人專業品牌形象,同時讓客戶了解顧問對理財行業的熱誠及成就。 

大部分壽險理財顧問的社交媒體帖文內容都千篇一律,不外乎是分享市場資訊、日常工作或生活點滴等。其實,各壽險理財顧問的客戶群及業務目標都不盡相同,例如有些顧問的目標是在短時間內開拓新市場,而有的客戶目標則著重於專業人士等,因此顧問採用的社交平台及創作的帖文內容亦應有所不同。有見及此,顧問應如何從各大社交媒體中選擇最貼近自己目標客戶群的社交平台,透過有效宣傳獲得最合適的被動轉介,以達成業務目標? 

在是次分享中,我們將為大家分析香港四大主流社交平台的特點及用戶群資料,以及分享如何使用該平台上的特別功能,助你獲得更合適的被動轉介。 

Facebook – 傳統型社交平台 

Facebook 作為第一代社交平台,擁有龐大的用戶群基礎,近六成的香港社交媒體用戶都擁有Facebook帳戶。但壽險理財顧問應如何在龐大的資料庫中找到您的目標客戶群?不得不提,與同類型的社交平台相比,Facebook功能上亦較為完整,而其中一個重點功能為「目標設定」(targeting)。顧問可以在Facebook 上根據年齡、興趣、背景等篩選目標用戶群,除了能大範圍接觸用戶,同時亦可以鎖定小型群眾,令自己的帖文或廣告更容易接觸目標客戶群。因為其強大的目標設定功能,在平台內容上亦大多數以目標廣告為主。 

Instagram – 以圖像、短片為主的社交平台 

Instagram的用戶普遍較為年輕,香港Instagram用戶比例最高的年齡層是20至29歲。作為新一代壽險理財顧問常用的社交平台,大多數顧問以Instagram 分享日常生活,推介產品特點或提供資訊性內容。為了符合年輕用戶群的興趣愛好,Instagram上的內容主要以「吸睛」取勝,例如是潮語、Memes(網絡迷因)或是懶人包等。 

近年,Instagram亦積極開拓及完善其影片功能。今年2月,Instagram連續短片功能(Reels)於香港正式推出,用戶能自行創作60秒以內的短片,並可以一如普通的貼文呈現在自己的個人檔案上。同時亦設有Reels專頁,把來自不同創作者創作的Reels短片集中連續播放,令用戶可以觀看的內容,不只限於已追蹤的用戶群,還可以接觸到更多有共同興趣的用戶。各壽險理財顧問不妨嘗試透過製作Reels短片,發掘更多潛在的目標客戶群。 

LinkedIn – 連繫專業人士的社交平台 

如果您的目標客戶群是以專業人士或商業客戶為主,就可以多加利用LinkedIn進行品牌推廣。大眾普遍認為LinkedIn 只適合求職之用,而忽略其隱藏的功能:建立專業聯繫,提升信譽。因為LinkedIn的用戶大多集中於專業人士或商業客戶,因此透過建立聯繫,可以接觸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繼而獲得更多專業背景的被動轉介。鑑於LinkedIn平台的性質及主要用戶群,顧問在LinkedIn上的帖文應旨在建立行業的領導位置,內容可從分享品牌資訊、行業活動、市場分析見解等方面出發,應避免在此平台上分享日常生活點滴,影響個人專業形象。 

YouTube – 橫跨多個年齡層的影像平台 

在香港,YouTube的廣告可接觸約95%的網絡用戶,但即使擁有極高覆蓋率,我們發現YouTube是香港壽險理財顧問較少使用的社交平台。廣告與日常發布或瀏覽的影片不同,要製作一條影片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對於爭分奪秒的壽險理財顧問來說,即使投入大量時間去製作精美的影片,都未必可以接觸到目標客戶群,無疑是「回報率較低」的社交媒體。 

其實,YouTube影片亦有另一特別功能──搜尋引擎最佳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簡稱SEO)。作為佔香港最多用戶的社交平台,YouTube影片能讓創作者或品牌接觸大量目標客戶,而做好YouTube SEO除了能讓影片於YouTube取得更高排名,更有可能排在Google搜尋結果第一頁,助你一石二鳥。 

綜合以上對香港四大主流社交平台的分析,每個平台都各有千秋,當中就主要用戶群、平台功能、帖文內容等差異,則會令壽險理財顧問接觸到的用戶群有所分別。因此,壽險理財顧問應先從多個範疇分析所選用的社交平台,策劃符合目標客戶群感興趣的內容,從而更容易獲得合適的被動轉介。 

 

Contact: MDRTeditorial@teamlewis.com  

Idy Nip
Idy Nip
2022年4月19日

社交媒體大比拼:哪款社交平台能助您獲得合適的被動轉介?

社交媒體發展日新月異,時下壽險理財顧問紛紛利用社交平台去塑造個人品牌形象。但顧問應如何選擇最貼近自己目標客戶群的社交平台,從而獲得最合適的被動轉介(passive referral)?
社交媒體
‌

作者

Idy Nip

  • 關於
  • 加入
  • 會議
  • 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