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某些人看來,人工智能 (AI) 儼如惡魔,為人類帶來不實資訊,引致失業和造成其他亂象。Jonathan Peter Kestle,CLU、B Com 卻認為,ChatGPT 是個主修英文系的大學實習生。
這名來自加拿大 Ontario(安大略省)Ingersoll(英格索爾)、百萬圓桌會齡 9 年的會員,曾運用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來撰寫一份市場推廣白皮書,再分享給客戶。但在提交請求之前,他告訴聊天機械人:我是一名 40 歲、已婚已育、住在 Ontario(安大略省)的理財規劃師,我們在小鎮上開了一間小公司,周圍有很多農場。他還上載了自己的 LinkedIn 履歷,以及公司的價值主張聲明,因此得到一份更符合其公司情況的白皮書;要是他只吩咐機械人寫出有關加拿大人在退休期間獲得收入的貼士和建議,結果就會截然不同。ChatGPT 立即給出了一長篇的答案。
「您可以運用 [ChatGPT] 來搭建架構,再將內容填進去。」
— Jonathan Kestle
「您可以運用它來搭建架構,再將內容填進去,譬如第一章第一節,圍繞某個主題寫 500 字。」Kestle 如是說。「它會按照您的吩咐照做,然後您可以根據喜好加以調整。」
Kestle 以同樣的方式處理其他章節,原本需要多個小時的研究,不停撰寫草稿才能得出的白皮書,在幾分鐘內就出現在螢幕上。他還將見客時的要點筆記餵給聊天機械人,引導它寫一封感謝電郵,複述討論內容、客戶應採取的後續步驟,以及他將負責的事項。Kestle 以每月 20 美元的價錢訂閱高級版 ChatGPT,相較於花 5 萬美元聘請一名英語系的員工,還是使用擅長英文的人工智能機械人更為實惠。這是一種語言模型。
生成式人工智能獲譽為互聯網時代的創意巔峰,但有些人工智能研究者和決策理論家卻呼籲暫停甚至停止訓練人工智能系統,因為他們擔心超級智能會落入壞人之手。人工智能也引發了大眾對自身生計的擔憂。人工智能可否幫助 DIY 消費者自行制定投資組合和保險計劃,使理財顧問飯碗不保呢?人工智能會成為有史以來最精明能幹的個人助理嗎?
Terri Krueger,ChFC 來自美國 New York(紐約州)Syracuse(雪城),百萬圓桌會齡 9 年。她曾因寫作障礙而苦苦掙扎,連月來她不斷嘗試為當地一間雜誌社撰寫文章,介紹自己如何將業務重點放在協助寡婦和離異女性上。然後,她將自己的大致想法告訴了 ChatGPT,並在人工智能的答案中補充、編輯及塑造內容,繼而變成她自己的文章。
「我花了大約 20 分鐘來編輯及完成這篇文章。」她說道。「ChatGPT 非常省時,為我減輕了從零開始的壓力。我和雜誌社編輯都很喜歡。」
人工智能可以輔助培訓。Panos Leledakis,LUTCF 會跟人工智進行角色扮演,練習如何應對客戶回絕。他向 ChatGPT 提出了幾十條客戶拒絕購買保險產品的異議,並與聊天機械人進行來往式討論。這名來自美國 Florida(佛羅里達州)Miami(邁阿密)、百萬圓桌會齡 5 年的會員,走在科技發展的最前線。他已開始使用虛擬實景 (VR) 頭戴式裝置,與客戶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和太空站等虛擬環境中進行視像會議,還與 VR 供應商攜手合作,將人工智能融入一個專為培訓顧問以虛擬方式與客戶交談而設的程式。他更設想了人工智能與類似 VR 程式的其他組合計劃,盼能用這些程式協助害怕公開演講的人在虛擬聽眾面前練習。
「我認為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理財顧問——也許可以幫助從業者處理汽車或房屋保險等基礎產品方面的事宜,因為機械人報價更快,也更簡單。」Leledakis 如此說道。「但與客戶面對面交流、分享知識、建立可靠關係、給予他們安全感的始終是人。客戶需要有人支持他們,在困難時刻相伴,而人工智能無法做到這些。只是與那些不肯用新科技的顧問相比,人工智能將為我帶來優勢。」
這是甚麼?
自 20 世紀 50 年代以來,人工智能就開始以某種形式出現在我們身邊,大部分消費者或多或少都接觸過這種科技,譬如與客戶服務網站上的聊天機械人交流,或 Spotify 等數碼服務供應商預測的音樂播放列表。近期引發熱議的是生成式人工智能。這是一種機器學習模型,能夠完成語言處理任務,如回答問題、總結文本、生成圖片和影片,以及根據使用者提交的指令(即提示)編寫電腦程式碼。
大型語言模型或生成式預訓練模型 (GPT) 是一種在大量數據基礎上訓練的神經網絡。自 2018 年 GPT-1 問世,到 2023 年 3 月 GPT-4 出現,一代又一代的模型已在越來越龐大的數據集上獲得訓練,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提高了自身的創作能力,逐漸類人化。OpenAI 推出的 ChatGPT,是首個使用 GPT-3 且面向公眾的聊天機械人。設有進階功能的 GPT-4 則需要收費。其他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還包括:Google 的 Bard、微軟的 Bing Chat,以及 Anthropic 的 Claude 和 Claude 2。所有產品均推出多種語言版本,未來還有更多版本陸續面世。
「它不像 Google 搜尋,每次輸入問題都要從頭開始。」來自美國 Oregon(俄勒岡州)Lake Oswego(萊克奧斯韋戈)、百萬圓桌會齡 13 年的會員 Timothy Daniel Clairmont,CFP、MSFS 如是說。「和 Google 一樣,您可以先向 ChatGPT 提出一條問題,但當您在第一條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第二條問題時,ChatGPT 便會在第一個答案的基礎上提供第二個答案,然後您就可以繼續提問。它就像真人一樣,總是在先前對話的基礎上作出後續回答。」
人工智能替身
為挖掘更優質的播客主題,Clairmont 在餵給 ChatGPT 的提示中加入了有關聽眾的衡量指標,然後讓它說出聽眾最喜歡的十大金融服務主題。這種做法非常省時,他也不用靠猜去敲定熱門話題。
他還和一間機構合作開發名為「moonshot」的人工智能,製作一個以他的外表和聲音為原型的交互式三維數碼替身。這個替身將常駐網站,透過電腦咪高峰和揚聲器,用訪客選擇的任何語言與之交談。與在電腦螢幕上的方框中輸入查詢內容相比,這種體驗更像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該替身會從數據集中調取金融服務方面的專業知識,並交叉借鑒網絡上的內容,回答消費者提出的常見問題,例如:我這個年齡應該定期儲蓄多少錢,才能在退休時存到 100 萬美元?汽車貸款的合理息率是多少?Roth IRA 和傳統 IRA 有何區別?當消費者問及需要真人顧問回答的問題時,虛擬替身還能導航並引導消費者與專業人士合作。
「我的 moonshot 旨在讓十億人學習理財的知識,而我已建立了一個網站來統計相關資料。如果我能將這個人工智能放在網站上,那麼人們就可以提出問題,學習理財相關的知識,成為我十億計劃中的一員。」Clairmont 如是說。「如果我們能取得許可證,並以合規的方式重新創作,那甚至可以與其他顧問分享,讓他們也能以自己的外表和聲音作為原型,再放到自己的網站上。」
Clairmont 還和一間機構合作開發名為「moonshot」的人工智能,製作一個以他的外表和聲音為原型的交互式三維數碼替身。
人工智能讓 Leledakis 更快地創作出更多電子書和其他市場推廣內容,並透過社交媒體進行宣傳和分發,進而收集到數百名準客戶提供的電郵地址。
「秘訣就是每週至少發佈一次對他們有用的資訊,可以是文章、影片或其他內容也行。」Leledakis 如是說。「當您能提供一些有用的內容,他們就會將電郵地址發給您,這樣您的電郵名單就會越來越長。我在培育這個市場,到時候我會邀請他們參加網絡研討會。銷售演辭結束後,我會問他們是否願意接受約見。」
他還使用數碼克隆技術來製作用於保戶開拓的影片,如此一來就不用再親自拍攝了。開始製作內容時,他會提示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尋找 10 個大熱主題,用於製作針對 Z 世代和保險的短影片。聊天機械人帶來的答案是「保障您的未來」、「您不知道的特別保險」和「經濟實惠的保險選項」等主題。接著,他會引導聊天機械人根據第一個主題編寫一份兩分鐘長的腳本。除了撰寫腳本外,聊天機械人還會提議一個開場鏡頭。他可以告訴聊天機械人需要正式、友好還是幽默的語氣,從而進一步調整開場鏡頭。
接下來是替身。他會將腳本輸入提詞器,然後用鏡頭拍攝自己的影片,也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影片生成器網站 synthesia.io,上載腳本,再挑選一個替身(共有 140 個可選)來朗讀腳本。或者他也可以自己朗讀 5 分鐘,製作成一段影片,然後 Synthesia 就會根據他的聲音和面部表情製作出 Leledakis 的替身。只需短短幾分鐘,網站就可以發佈兼備輔助鏡頭和字幕的最終成品,而他則有了更多時間來進行增值活動和見客。
有了人工智能,Leledakis 完成其他活動所需的時間也減少了,其中包括拍攝較長篇幅的 YouTube 影片,再用人工智能將其分割成多段 20 秒的剪輯片段,並發佈到 TikTok 或 Instagram;撰寫社交媒體貼文;以及透過給出預期的主題摘要和所需的投影片數量,製作精美的 PowerPoint 簡報。
最近,他將人工智能與自己發明的風險分析軟件互相結合,對個人和企業客戶可能面臨的風險進行排序。該系統將精算數據與有關人們如何感知風險和作出決策的神經科學研究融為一體。以往,Leledakis 會花 40 分鐘與客戶會面,詢問他們有哪些資產、收入和保險,從而找出保險缺口。如今,他則會請客戶與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溝通,機械人會將訪談精簡為 10 條問題,只需幾分鐘即可完成。軟件在幾分鐘內就能生成客戶的風險概況。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後,Leledakis 在與客戶首次見面時就能專心推薦風險管理解決方案,而非浪費時間進行實情調查。
「我們正在世界各地推廣這項技術,它將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球有許多顧問都問我,人工智能是否有取代顧問的風險。我的答案是絕對不會。然而,與科技為伍的顧問可能會取代落伍的顧問,或者至少比後者更有競爭優勢。」Leledakis 說道。「人工智能來勢洶洶。工業革命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前後歷時 50 年。互聯網面世後,用 11 至 20 年的時間來不斷發展。人工智能最多三、四年後就會發展成熟,無法與時俱進的顧問就好比那些不會上網、讓秘書列印電郵的管理層。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談論 2023 年之前的時代,以及人工智能向大眾普及之後的時代。」
「威脅在於,如果您拒絕讓人工智能激發您的思維、領導力和執行力,那麼您的工作或崗位就會給取代。但如果您能有效運用這項技術,就會在這個過程中成長,成為領導者。」
— Josh Hotsenpiller
人工智能會帶來甚麼威脅?
高盛一份報告預測,未來十年,全球將有 3 億個全職工作崗位(佔全球職位的 18%)實現自動化,當中尤以白領最受影響;世界經濟論壇則認為,及至 2025 年,人工智能將帶來 9,700 萬個全新的工作崗位。Josh Hotsenpiller 是人工智能的忠實擁躉,他表示,人們可能對人工智能感到警惕或好奇,但對待這項技術的最理想狀態是與它合作、稽核有關這項技術的事實,但不要依賴它。
「威脅在於,如果您拒絕讓人工智能激發您的思維、領導力和執行力,那麼您的工作或崗位就會給取代。」隨選點播數碼平台 JUNO 公司總裁 Hotsenpiller 如是說。「但如果您能有效運用這項技術,就會在這個過程中成長,成為領導者。」
ChatGPT 曾因通過律師資格考試和大學入學試而備受傳媒關注,但在回答 TaxBuzz 提出的美國稅收政策問題時,則完全搞錯了;TaxBuzz 是專為獨立稅務和會計專業人員而設的網上名單服務和新聞門戶網站。人工智能,與其說是理解話語中的含義,不如說是運用演算法來預測符合提示邏輯的詞語和短句,並不斷完善其答案。因此,人工智能確實會產生事實錯誤,因為它沒有受過區分真假陳述的訓練。
「身為顧問,我們需要謹慎行事,不能越過稅務和法律建議的界線。」Krueger 如此說道。「ChatGPT 可能會將建議引入歧途,導致顧問違規。我個人認為,GPT 在許多範疇都是有效的工具,但它無法承載顧問在為客戶提供建議時產生的人類情感因素。」
那些唯命是從、庸碌無為的顧問將為人工智能所取代。Clairmont 表示,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的顧問很可能會取代那些沒有使用的顧問。
「大部分客戶不知道該提出哪些要求,人工智能也無法告訴他們該如何是好。」他解釋道。「這就是顧問帶來增值的地方。我們能引導一個人做他們該做的事情,也有能力確保他們做到這一點,這才是最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人工智能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
Kestle 認為,人工智能未來的技能組合將會是創意提問,而非產品知識。「無論甚麼情況,如何提出一條好問題,都是所有顧問必須掌握的技能。」他說道。「我們需要與人面對面交流,展開實情調查,瞭解客戶的生活環境,從而分析他們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這就是我們未來的優勢。」
Kestle 公司的另一個優勢是明年夏天將推行四天工作制。「基於多種原因,我們的工作效率有所提升,這不光是因為 ChatGPT。由於居家辦公、使用數碼文件和電話系統,以及運用人工智能來解決語言需求的關係,我們在疫情期間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我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多項工作,所以何不分享好辦法,讓每個人都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使企業變得更健康呢?」他這樣說。
聯絡方式
Timothy Clairmont timmdrt@clearfp.com
Jonathan Kestle jonathan@ianmoyer.com
Terri Krueger terri.krueger@lpl.com
Panos Leledakis pan@ifaacademy.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