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家庭而言,最大的理財難題,往往不是「該不該規劃」,而是「應該先規劃哪一項」。孩子的教育、海外升學機會,與父母自身的退休保障,兩者看似無法兼得。但香港百萬圓桌會員林勇文(Raymond)認為,若以長遠視角及清晰策略出發,家庭資源其實可以被更有效率地運用,實現雙目標的平衡。
策略一:協助客戶描繪清晰的財務畫面與人生藍圖
Raymond表示:「理財不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關於人生每一個重要決定的延伸。」他認為真正有效的財務策劃,並非單靠顧問的專業判斷來決定客戶需要什麼產品,而是透過深入對話,讓客戶能清晰表達自身的處境、價值觀與對未來的期盼。這些才是制定貼身理財方案的關鍵起點。Raymond 不急於談論產品或方案,而是先從與客戶的生活願景開始,例如孩子的夢想、家庭的價值觀,甚至是自己退休後希望過上的生活。他指出:「當我們願意聆聽對方真正重視什麼,就能幫助他們整理思緒,釐清目標,從而更有方向地進行規劃。」為了讓客戶更清晰地描繪出自身的財務需求與優先次序,透過一系列具啟發性的引導式提問,讓對話由夢想延伸至行動。例如他會說:「試想像三十年後,你希望自己過著怎樣的退休生活?那時你的子女又處於人生哪個階段?你希望自己仍有能力支持他們發展,還是已經安心享受自己的黃金歲月?」透過這類由「人生畫面」出發的理財對話模式,客戶往往能清楚看見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這不僅強化了客戶對未來的投入感,更讓他們明白理財規劃的本質是為了實現生活目標而存在,從而推動他們作規劃。Raymond 的策略正是透過「具體化的夢想」,讓客戶明白惟有及早開始規劃,才能一步步將理想實現。
策略二:以理財金字塔釐清優先順序,幫助家庭從風險管理開始
Raymond 亦指出許多家庭在財務規劃的起步階段,往往急於進行投資或為子女儲備教育基金,卻忽略了最基本的風險保障與家庭安全網的建立。為了協助客戶建立正確的財務規劃思維,Raymond 習慣運用「理財金字塔」讓客戶以圖像方式理解財務的優先順序與結構,從而更容易作出務實及深謀遠慮的決策。他進一步說明:「理財金字塔的底層,是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基本生活,例如人壽保險、醫療保障、意外保障等,這些是防止家庭因突如其來的風險而陷入財務困境的第一道防線;中層則是子女教育及家庭中期目標的儲備規劃;最上層,才是著眼於長遠的資產增值與退休生活質素的提升。」Raymond 認為為家庭作財務規劃時,可為以建房子的概念為他們解釋,基礎穩固,上層才能穩妥構建。若沒有妥善處理風險與保障,就算現時有投資回報,也很難支撐長期的理財藍圖。因此,他堅持以「風險管理為先」為原則,幫助客戶在理財旅程中打穩根基,確保家庭面對任何情況時,都不會輕易被動搖。當基本保障到位,未來才有足夠的空間與彈性,去實現更高層次的財務目標與人生願景。
策略三:讓資源一筆多用,靈活配置教育與退休儲備
此外,Raymond 在為家庭設計整體理財方案時,強調應以整合思維取代傳統的「各自為政」方式。他較建議客戶採取「一筆多用」的靈活配置策略,透過設計具現金價值的儲蓄型保險或環球壽險產品,讓同一筆資金具備雙重功能。Raymond 表示:「這不只是資源重用,而是財務整合思維的應用。若規劃得宜,一筆資金便足以串連兩個人生階段的需要—子女教育與退休生活。」他亦補充,這樣的策略除了提升資金使用效率,也避免因過度分散資源而導致每個目標都難以達成的情況。同時,他亦會根據客戶家庭結構、子女年齡、風險承受能力等條件調整資金配置比例,務求在靈活與保障之間取得平衡。
用心守護孩子與家庭未來
Raymond 分享了一位令他印象深刻的客戶案例:一位年輕母親經歷多次流產後終於誕下一名女嬰,對孩子極為珍惜且充滿期待。她希望為女兒規劃海外升學,甚至未來移民的機會。面對客戶的多重需求,Raymond 沒有僅著眼於教育儲蓄,而是採取全面理財的思維,協助客戶釐清短期與長期目標,包含子女教育、健康保障及退休準備。他為客戶度身訂造,設計多元靈活的理財策略,結合健康保障與儲蓄計劃,其中包括一筆靈活的儲蓄計劃,允許客戶在兩年後根據實際需要提取資金,用於子女升學支出或應付未來可能的移民費用或其他家庭開支。Raymond 強調:「理財不應該只是一筆單一的儲蓄,而是應當整合家庭不同階段的需求,讓每一分錢都能發揮最大效益。」
先看清方向,才能踏實前行
Raymond 相信理財的本質不是複雜的公式。 他強調顧問的角色不是說服客戶,而是啟發、陪伴及協助客戶看清自己的人生藍圖,然後逐步實現。他表示:「教育與退休從來非彼此對立,而是一段需精心設計的旅程。為客戶構建明確的財務藍圖,讓他們願意踏出規劃的第一步,正是工作的核心價值所在。」
Contact: MDRTeditorial@teamlew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