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Joseph Haggerty,CPCA、CFP 向兩名超級富豪客戶提出了透過代際捐贈來留下遺產的建議。Haggerty 建議客戶現在就開始為孫輩播下慈善的種子,讓他們成為保單受益人,並留下一封信,告訴他們這些保單裡有您留下的資金,讓他們日後能向自己關注的慈善機構捐款。
「其中一個人覺得我失去了理智。」這名百萬圓桌會齡 17 年的會員說道。「另一個人當場拍案叫絕。他說:『這真是個好主意!』,然後就坐下來寫完了所有的信。他有 7 個孫子孫女,最大的 12 歲,最小的 8 個月,我們最後敲定了 7 份保單,每年保費 1 萬美元。」
討論身故後的慈善遺產可能不太切合時宜,但也能順利開展,您可以簡單地問一句:「您平時有關注哪間慈善機構嗎?」
「這是一句很好的開場白。」百萬圓桌會齡 5 年的 Ryan Hofer 如是說。「如果他們說沒有,我會說:『好的,那麼您可以關注一下。』如果他們說:『我們很關注一個慈善組織,我兒子曾經患癌,Make-A-Wish 這個組織很照顧我們,還送我們去迪士尼玩。』,然後我會回答道:『嘩,真的嗎?您是甚麼時候去的?可以展開說說嗎?』」
人生隨時都能進行遺產規劃
當 Hofer 與客戶一起制定預算並瞭解他們的支出去向時,他還會發現他們是否熱心公益,以及他們所關注的議題。他們會捐款給自己去的教堂、當地學校、聯合勸募協會和其他各種各樣的組織。
「我打從心底裡相信,人人都想做好事,如果您及早為他們播下這顆種子——人壽保險是他們為家庭、慈善機構、基金會等行善、協助他們做各種善事的好辦法——那麼他們至少也會思考一下。」Hofer 說道。
Haggerty 發現,與客戶談論他們關注的慈善機構,能加深顧問與客戶之間的連繫。「當您讓別人談論他們熱衷的事情時,就有機會告訴他們如何將這份熱情化為真正有意義的禮物。」他說道。
Conquest 是一款客戶關係管理軟件,該軟件能在完成退休及其他目標規劃之後,辨別遺產是否有盈餘,這為 Haggerty 的慈善捐款對話打開了一扇大門。「人們甚少規劃自己的盈餘。」Haggerty 說道。「如果您不作任何規劃,就會有實體介入並為您代勞,這種情況在加拿大尤為普遍。而那個實體就是政府,這意味著您要多交一大筆稅。」
他接著解釋指,除非客戶選擇身故後將錢留給另外兩個實體,即家人和慈善機構,否則他們便要繳納大筆稅款。「我從未遇到過選擇政府的人。」Haggerty 說道。然後,話題便會轉向如何善用慈善保單,為客戶熱愛的公益事業獻上一份有意義的禮物。
他有一名有盈餘的客戶,對方是一名退休大學教授,有很多姪子姪女,卻沒有自己的子女。Haggerty 發現她對教育很有熱心。她出身貧寒,要是當初沒有獎學金,她可能就無緣碩士和博士學位,也無法成為教授。Haggerty 建議她在將遺產分配給姪子姪女後,可將部分剩餘的遺產以她的名義成立一個紀念獎學金。
「話題說到這個份上,對方就會很樂意投保。」Haggerty 如是說。「如果我有個辦法既能讓您做熱衷的事,又能減少政府納稅,您願意聽聽看嗎?」她購買了一份保費為每年 5,000 美元的保單,萬一她身故,這份保單將永久提供每年 4 筆 3,000 美元的獎學金。
宜早不宜遲
傳統觀念認為,與努力還債、為子女教育和自己退休儲蓄的中等收入家庭相比,退休和空巢家庭的客戶更願意接受慈善遺產規劃。但 Hofer 認為,如果客戶已有支持慈善機構的善舉,那麼將捐款與保險連繫起來,只不過是小事一樁,表明他們還有這樣做的預算罷了。
「顧問必須開始與客戶談論這些話題。」Hofer 說道。「當有人買了樓或生了小孩,他們就會說:『我需要買人壽保險了』,這大概是他們唯一一次提起人壽保險。超級富豪們則已在籌謀遺產規劃。我覺得顧問不會與 30 至 35 歲的人談論如何留下一份比他們的子女甚至孫輩都長壽的遺產。」
Haggerty 會告訴 40 多歲的人,他有很多 70 多歲的客戶都希望自己年輕時,有人告訴他們可以這樣規劃遺產,因為當時的保費要便宜得多。他還發現,熱衷慈善的客戶渴望與他人分享自己所做的一切,並轉介紹準客戶——這是他在與客戶交談時發現的事實,因為他知道他們看重甚麼。
Hofer 憑藉慈善遺產規劃脫穎而出。
「每當我聊到這個話題,客戶都會表示,這是他們聞所未聞的概念。」Hofer 說道。「然後他們就會明白,自己可以留出一大筆錢,既不用支付太多個月的保費,還能對他們所熱衷的慈善事業產生巨大影響。」
聯絡方式
Michael Haggerty michael.haggerty@lsfg.life
Ryan Hofer ryan.hofer@horaceman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