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資訊科技的日益進步,諸如AI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自動化服務取代人力工作等議題逐漸躍上檯面。科技的便利性造成業界的衝擊,也帶動了對職業被取代性的探討。根據媒體報導,有近六成的人認為科技的創新與全球化的趨勢會對自身工作帶來影響。因此,如何精進自我競爭力,讓自己成為公司中不可或缺的人才便成了關鍵。
然而,著名的「一萬個小時定律」中提到,想要增進拓展自己的技能,就必須花費至少一萬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來精通與練習。每個人每一天就僅有24小時的時間,如何靈活運用與分配學習,以因應職場所需?不妨透過以下三個步驟循序漸進,找出核心能力,著重培養,以達成實現業務目標的理想:
步驟一:挑選核心能力以進行強化
80%的結果僅由20%因素所產生,也就是說其實僅需要掌握到20%技能,就可以獲得80%的收入。建議透過以下方法找尋從業所需的核心能力:
- 量化分析相關數據,並找出有助於提升職場表現的部分:例如可以對客戶進行滿意度調查,除了透過量化分析的方式了解服務上的弱點,更是可以了解客戶在諮詢的過程中較著重的部分。補足自己的缺陷外;另一方面也觀察客戶輪廓,落實以客為本的態度,並提高締約成交率。
- 強化職場相關技能,提升自我價值:另外,除了著重於業務技能的改進,更應該進一步尋找具有關聯性之技能,例如:社群媒體應用、肢體口語表達等等。這時,其實可以藉由與身邊優秀的人士、或是領域專家洽談、學習,並且交叉比對自身現有技能,找出需要精進的地方與擴展的方向。
步驟二:將技能進行拆解並分步驟練習
技能的養成從來就不是一蹴可幾的。就像蓋房子一樣,技能也是需要透過一步步拆解,並分階段練習,方可一磚一瓦的為自己的藍圖砌上一片牆。因此,MDRT臺灣會員許心華就分享到:「只要設定好學習的目標,利用『經驗』與『學習』製造達成目標的繩索梯,就可以逐步實現理想。」
只要設定好想要習得技能,透過拆解與篩選出最重要的部分,不斷著重加強練習,並且同步利用磨練中一次次的經驗校正回歸,學習錯誤,便能逐步掌握所有技能。
步驟三:落實於職場與生活,持續精進
除了透過自己一般日常業務觀察外,更可透過汲取前人智慧、資源的方式,定期瀏覽職業技能相關文章或是參加講座。例如,MDRT提供了豐富資源與業界動態。此外,更是透過舉辦每年的年會或是線上會議,增加業界同仁相互切磋交流的機會。一方面學習的同時,更是激盪出更多業務發展的可能。如同MDRT臺灣會員陳佩凰所分享到:「我非常期待且重視每一年的MDRT年會,因為對我來說,年會就像一個充電站,讓我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能夠隨時充滿幹勁與動力。無論是與來自各地的優秀業界人士一起學習,或是沉浸於充滿愛跟分享的會場氛圍,對我而言都如同滋養我的養分與能量,成為我邁向成功殿堂的道路上,面對種種困難時最強的後盾與武器。」
因應市場全球化與資訊科技日新月異,我們被迫需要接受許多資訊,而也就代表一項專業技能闖天下的時代已經結束。換言之,具備「終生學習」與「學習習慣養成」成了每個人必備的能力。而學習的模式也有別以往的學校的填鴨式學習,更是應該跳脫於以往,主動發掘每個職位所需的能力,並評估學習的步驟與方法,方能確保自己不會被時代的潮流給沖刷殆盡。
Contact: MDRTeditorial@teamlew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