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準客戶經常認為購買定期保險就足夠了。為何還要花更多的錢來獲得同樣的保障?接下來說個類比,以便說明這一點。
先租後買是地產業的概念。當中內容很複雜,但基本要點如下:
- 賣家為房屋定下價格。(價格可能高於市場價值。)
- 買家先預付(可能是 5%)樓價的一部分。這一部分相當於本金。
- 買家支付的租金包括常規租金,以及最終會用於購買物業的一筆額外資金。
- 設有合約期。
- 租期結束時,租客可透過支付已付本金與商定樓價之間的差額來完成購買物業的程序。
- 如果租客選擇不購買,賣家有權保留已支付的本金。
這個過程要複雜很多,而且通常涉及律師,但透過這個類比,您可以明白當中的道理也適用於定期保險和終身人壽保險。
這些類比的內容是甚麼?
以下是解釋這一概念的要點
1.「租屋就像是一直在出錢。」如果您租屋多年,最終將甚麼也無法擁有。如果您購買物業並支付按揭,最終便能擁有這個物業。
定期保險:就像是租屋。您受保險,但沒有累積現金價值。
終身人壽保險:除獲得保險外,還可以存得一筆資金。現金價值最終會增長至保險金額。
2.在花錢的同時也在省錢。在租屋買樓的例子中,您屋租的一部分最終會用於購買物業。
定期保險:像租住房屋一樣,只有支出,沒有儲蓄。
終身人壽保險:保費的一部分會用於支付保險,另一部分則用於建立現金價值。
3.您可得知最終的金額。人壽保險的目的就是為了防範不確定性。在租屋買樓的類比中,您可以知道房屋的購買價格是多少,即使那是很多年以後的事。
定期保險:您知道保險金額,但需要不斷續保。您不會知道未來的續保成本是多少。
終身人壽保險。因為是先租後買,您知道約定的購買價格。有了終身人壽保險,您便會知道萬一不幸早逝時可獲得的保險金額,如果持續支付,則會知道預期的未來現金價值。
為何終身人壽保險更好?
先租後買的例子可能聽起來非常吸引。但為何不是每個人都這樣去做呢?因為有風險。
1.損失風險。如果租屋者選擇在期限結束時不買屋,就會失去預先支付的本金以及之後支付的額外本金。
終身人壽保險:如果取消保單,仍會擁有現金價值,但可能會被收取一些費用。
2.樓價下跌。這種情況有可能發生。先租後買協議預先定出了最終的購買價格。所以萬一樓價下跌,您便不能以更低的購買價格買入。
終身人壽保險:您的現金價值持續增長,並應該可確立出內部回報率。利率可能有升有跌,但您可得知現金價值上升到保單面值時,最終會得到甚麼。
3.信用評級不成問題。如果您現在的信用評級不佳,但希望用幾年的時間來修復,便可選擇先租後買的方式。如果不這樣做,銀行很可能不會貸款給您,以助您補上已存本金與約定物業購買價格之間的差額。
終身人壽保險:其目的是為了獲得保障和賺取金錢。您的信用記錄不會對此有所影響。保險公司並不是要借錢給您。
為何這是一個很好的類比
您可能會認為,申請按揭也是同一道理。為何不用按揭來做類比呢?因為您申請按揭時,還需要支付物業稅和每月的各種費用。而您支付屋租時,通常只需開立一張支票。除煤氣費、電費和其他雜費外,其餘費用均由業主承擔。
將租金的一部分用於最終購買價格聽起來是個不錯的主意。不是應該每個人都想要這樣的交易,而不是把錢浪費在屋租上嗎?
這正正就是比較終身人壽保險和定期保險時適用的論點。
Bryce Sanders 是 Perceptive Business Solutions Inc 的總裁,其著作《吸引富有的投資者》 (Captivating the Wealthy Investor) 在 Amazon 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