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本该。应该。保险是打破墨菲定律、应对“我早就告诉过你”的法宝。在需要用到保险之前,我们通常会觉得保险就是浪费钱。派上用场后,保险又成为了我们买得最值的东西。
每个顾问都有关于客户流失的故事。我的故事主角是一对比我大 10 岁的善良夫妻,他们差点从我手中“溜走”。我认识 John 和 Ann 的时候还是个职场新人,他们当时正在收购一家建筑公司。之后,他们向我买了金额不小的人寿保险,大约有 550 万美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John 开始犹豫是否要按当时的保额续保。
他打来电话,我就去他家谈了谈。John 认为他不再需要这种保险了,但我还是给他讲了一些道理,提醒他为什么要有这种保险。
他公司的优势在于由 John 自主经营——而他对建筑行业了如指掌。 “万一您不幸去世,银行很有可能会向您的妻子和孩子催收贷款,您的妻子不知道如何驾驶水泥车或操作装载机,而您的孩子都很年轻,才刚刚入行。”我向他解释道,“银行不会替他们承担风险,在建筑这一行,公司无法在没有抵押品的情况下持续经营。”
我提醒他,他的企业每天都背负着 300 万美元的债务,这是他购买机械所欠的债款。如果机械这笔贷款还清了,Ann 就可以雇人经营生意,哪怕 John 发生了意外,公司也能存续下去。他的保费是每年 3 万美元,虽然听起来很高,但如果与 300 万美元相比,就不算什么。这是抵押贷款保险,所以我们能将保费从企业收入中扣除。
John 曾三次萌生取消保险的想法,我每次都劝他打消这个念头。John 对汽车情有独钟,但每年保费高达 3 万美元,这让他无法将钱花在爱好上。
当这对夫妇准备在结婚 35 周年之际踏上加勒比海游轮时,John 再次怀疑自己的决定。他没有打电话给我,也没有冒着被劝的风险,而是背着我偷偷写信给保险公司,在开始游轮之旅前申请取消保单。
接着,John 和 Ann 就出海度假了。他们有很多值得庆祝的事情——两人婚姻美满、事业蒸蒸日上、孩子们也即将长大成人,一家人生活幸福惬意。但 John 患上了动脉瘤,不得不上岸接受治疗。丈夫突然生命垂危,Ann 急忙打电话给我。我安排他们的三个孩子(分别是 17 岁、20 岁和 21 岁)及时赶到 Florida(佛罗里达州)的医院,与父亲道别。
事情发生时,我对他取消保单的事一无所知,Ann 也是如此,因为 John 没有告诉她取消保单的计划。
两天后,办公室助理告诉我,我们收到保险公司寄来的信封,里面装着一份退保表。当我看到保单上的名字时,脸色瞬间煞白。这是顾问最害怕发生的事情了;万幸上帝再次眷顾了 John 和他的家人,他本想取消保单,却没有成功。
表格上标了:“错误,错误。请更正。须由客户签名。”在匆忙取消保单时,John 犯了一些粗心的错误,幸好这些错误需要更正,导致取消保单的表格失效。他一家仍能获得全面保障。我把文件扔进了垃圾桶,这家人至今仍是我的客户。
虽然 John 去世时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但退保可能会让 Ann 失去获得融资的能力。如果您没有信用额度,那就完了,您甚至不能投标。他们的家庭财富将用于偿还贷款,公司也很可能会倒闭。
幸好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如今 Ann 已经退休,家族企业交由孩子们打理。保险所带来的影响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如果没有 12 年前的那笔理赔款,Ann 就无法在丈夫去世后保住赖以生存的家产,并最终将家族企业传承给后代。
这是他送给家人最后的礼物,也是一份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