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顧問同儕打電話給我,問我能否幫一幫他的弟弟。他本想為弟弟購買人壽保險,卻遭到拒絕。我的利基市場是與其他顧問合作,協助他們處理難以投保的客戶和被拒的申請,原因是我很瞭解核保人和再保險公司的要求。
於是我說:「好,讓我試試。」然後我便打電話給這名行年 41 歲的客戶,想聽聽他的 故事。
他曾因吸食烈性毒品而被保險公司拒諸門外,但他已經三年沒碰過毒品了。雖然其他國家/地區的評估方法各不相同,但在加拿大,如果一個人在申請的過去五年內曾吸食可卡因,那通常會被拒保。因此,我想深入瞭解他之前的情況,再思考如何才能幫到他。客戶幼年喪父,留下母親、兩個哥哥(即與我聯絡的顧問,以及另一個患有多發性硬化症的哥哥)和他相依為命。三兄弟的母親認為,家裡需要有個男人來當他們的父親。
可惜當時她並不知道,這個男人有虐兒傾向。我的客戶就是受害者。他不敢說出發生過的事情,多年來一直遭受性虐待。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打擊,導致他藉由吸毒與酗酒來麻醉自己,醉生夢死。成年後沒多久,他向後父正式提告。當施虐者被捕並被送上法庭時,情況變得更糟——過去那段歲月的噩夢再次席捲 而來。
客戶住進了康復機構,後來遇到他現在的妻子,展開了新生活,二人不久前剛喜獲麟兒。他堅持要為家人購買人壽保險。
而我們的職責就是為客戶提供最佳服務。我打電話給幾間再保險公司,請他們不要單看表面,也要瞭解一下客戶的為人。我在 Google 上搜尋了那間康復中心,展開背景調查,並向再保險公司提交了一系列的資料以供評估,向他們保證申請人不但已經戒毒成功,如今更為其他生活不幸的戒毒人士提供諮詢輔導。
他們審核通過後,我就問他們應該向哪間保險公司投保。諷刺的是,他們給出的那間公司最近剛拒絕他的投保。於是我致電他們的首席核保人,表示我們要重新開啟檔案,並解釋了箇中 緣由。
我打電話給客戶時,他正在開車,於是我建議他靠邊停泊。
「是壞消息對吧,Mich?」
「我要告訴您一個消息。」
我告訴他可以投保了。「我買得起嗎?」他以為要掏出一筆很大的額外費用。
「標準套餐,沒有額外費用。」我說道。「對的沒錯,您絕對買得起。」
他開始哭泣。「我兒子永遠不會經歷我這種噩夢了。」
他買了一份 100 萬美元的定期保單,每個月保費遠低於 100 美元,因為這已是他能支付的最大數目。而同時,我亦為這間公司談成了這份大保單,與我相識多年的公司總裁還來電致謝。您猜我是怎麼回應的?他因為錯誤拒保打這通電話給我。但反而應該是我要感謝他,感謝公司和他們的團隊。我們攜手改變了一個人的生活,並為他的後代謀福。